探探在线-社会化媒体资讯

展望A股机遇,破解财富密码!

首届国际潮商投资基金发展论坛

10月24日,由私募排排网、深圳市潮汕商会、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联合主办的“首届国际潮商投资基金发展论坛”在深圳大中华希尔顿酒店盛大召开。各嘉宾以“展望证券投资基金新机遇,解析财富管理新趋势”为主题,展开了精彩的讨论。

以下为精彩发言纪要:

吴伟志:大家下午好。很高兴能参加潮商的谈坛,我们公司是2007年成立的,到目前有11年的历史,我本人也是证券市场投资的老兵,93年入行以来已经有25年的投资经历,作为这个市场上的老队员,饱受了A股市场的多次蹂躏,谢谢。

林波峰:大家好,我是鼎泰资本的林波峰,我们公司成立于2001年,主要是在中国从事股权和股票投资的公司,也是资本市场的老兵。这次很感谢排排网的李总给我们组织这个平台。

黄国柱:大家下午好,我是衍盛资产的黄国柱,我们公司比较年轻,成立的时候刚好是碰上大股灾,所以那时候也很残忍。刚好这几年做下来,做量化的也经历了很多,本身自己是潮州人,所以受到李总的邀请,今天有机会来和各位前辈学习。

管宇:大家好,我是香港景泰利丰的行政总裁,景泰利丰香港是2014年在香港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,景泰利丰在深圳应该是07年成立的私募公司,也有比较长的历史。我本人的从业时间也比较长,回香港之前是在美国波士顿的道富环球资产管理公司工作,2011年去了香港,2014年来到景泰利丰。我觉得我也是中国市场的一个老兵,因为我本身是深圳人,从小长大在深圳的,我记得92年的时候刚上大学一年级,老股家发行抽签表,去排队领过抽签表,我自认为是中国市场的老兵,谢谢。

刘树坤:大家好,我来自南方基金专户管理部。我在基金公司算是老兵了,在这里不太好意思说老兵,十几年的经历还比较短,因为我们在专户部门,我们主要是管理保险、社保、企业年金这些机构的事情。

主持人: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,对于投资上的影响,或者是最坏的可能会演变成什么样?最好会怎么样?

吴伟志:今年做投资的人都深受贸易战之害,年初A股表现比较平稳,贸易战出来升级,不断的受到冲击。我个人对贸易战倒是没有这么悲观,因为我是对儒家文化比较信奉的,中国儒家文化有一句话叫做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,我们现在在中美关系中出现困难,一味的要求美国人理解我们,尊重我们,我们不如反思一下,究竟是什么因素让美国人这么不安?我们有没有办法消除这些让他们不安的因素?我个人观察了最近的一些变化,我感觉双方都已经开始找到了彼此的位置,因为过去这么多年我们都顺风顺水,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财富,我是说中国总财富成为全球老二之后有一点自我感觉良好,经过大半年、几个季度的冲突之后,我也感受到中国人开始重新自我认识。重新认识美国,重新认识彼此之间的力量和相互之间的需求。

(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伟志先生)

接下来我个人认为不会往最坏的方向发展,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问题,最怕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,所以我对这个事情是抱着偏乐观的心态的。这个因素有影响,但不是关键因素,关键因素还是内部的因素,过去3年,A股是熊市,全球股市走牛,为什么他们的牛市没有把我们带起来?核心是内部,主要是2015年以来去杠杆,实际上造成了货币的紧缩效应,这种紧缩效应在最近已经看到了发生改变。当然贸易战的情绪加剧了这种速度,贸易战缓解和不缓解,都对整个投资处于周期底部的判断,不会有大的改变。无非是缓解,可能需要消化的时间更长,如果是缓解,恢复的速度会更快,这就是区别。

林波峰:我觉得这一次的贸易战真的不用太过担心,因为我们中国的经济基础是韧性非常足的。现在暴露的问题最大的是内部,也就是说我们这二三十年来这么快速的发展,一直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长效的、有效解决。这一次外力来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,看看我们身上到底还有什么毛病、问题,大家要整理整理。所以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上用的力度,还有一些节奏的把控,我觉得其实挺难把握的,挺难做好的。也就是说假如说在哪一步上做得特别不好,可能那个后果会很严重。

我还想说的是为什么我觉得贸易战不是太过严重呢?现在有点把特朗普神化了,把他变成一个非常强大的智慧无比的对手,大家看他的一言一行,其实他还是一个头脑简单,直接、商业利益至上的,也没有节操、没有底线的人。这一类人对于我们来说,他不是那么可怕的敌人。现在中美之间的沟通还是存在很多的机会的,但是我们两个国家的文化真的差太远,大家讲的话讲不到一块儿。我们说的太平洋能容下中美两个大国,美国一听就是你要跟我平起平坐,要跟我分权而治,世界就是我们俩分权,美国就不干了,凭什么我老大要跟你分?美国这一次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行动,我们又上升到意识形态的东西。其实美国对所有的国家都采取过相应的强硬措施,只不过我们的顺差实在太大,他解决起来就很难不用最大的力度。这是我的看法。

(深圳市鼎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波峰)

特朗普当美国总统真的是美国人民的不幸。我在美国的很多朋友,他们其实对美国比我们还要悲观,因为美国一直都是世界的领导,特朗普现在上位,说你们不要把我当领导,我也不想干领导,所以美国是主动的想退出世界领导的角色。提高关税就像秦朝自己盖长城把自己围起来一样,一个道理。所以封闭的国家也就是他开始衰落的起点。

主持人:美股会不会走熊,会不会对全球资产都带来负面影响?

吴伟志:这个问题很多人很担心,我们是这么看这个现象的,美国下跌会是导致我们A股最后一跌的重要因素。很多人套了3、4年,比如说券商两融资金,有的已经多次补保证金了,补到都快补不动了,这个时候看到美国股市暴跌,这些客户绝望了,下决心离场。国庆节之后两轮快速下跌,就是这种现象。过去三年的估值已经杀下来了,如果是把整个全球投资市场做一个整体来看,美股就有点象我们今天A股的大白马,属于最优质的,投资者最看好的,资金最集中的。这些大白马狠跌的时候,其他的很多已经跌到底部了,已经不创新底了。甚至大家想从大白马流出来的钱会不会往超跌的部分跑?所以我们对美股下跌,第一我们认为美股的下跌不是一个长期熊市的开始,而是大概20%、30%左右的调整,他会对中国的投资者情绪有最后的冲击,但是最后的冲击大概率是政策底出来的阶段的最后的冲击了。

主持人:投资中会做出一些什么样的措施?是否会修改之前的策略?

林波峰:投资还是要看企业,我觉得长远来说,股市是一个称重级,企业是重还是轻,数字自然会出来的,最终所有的股价还是围绕着利润,没有人可以不看利润的。所以如果企业的利润是持续向好的,它的股价不会差。

黄国柱:刚才但斌总最后一张有四个字,谨慎乐观。最近有一本书叫《债务危机》,从过去世界发生的40几次债务危机总结了一个规律,繁荣、泡沫、反转、到最后的崩溃。里面就提出了一个比例系数,个人债务与GDP的比值,日本在90年的时候,这个值达到了220%,其实套回中国现在的情况,已经是210%了。在这个点上,中国已经是处在很危险的点了。为什么乐观呢?中国的经济泡沫已经形成了,但中国人民、政府在过去30年里,已经积累了非常强大的基础,还有中国政府做对了很多动作。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是危险点,但情况还是乐观的。关键是现在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?这个比例,上面是债务,下面是GDP,要么是减债务,要么是加GDP,把这个比例减下来。很多问题,外面打贸易战什么的,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内部的问题,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,这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。世界再怎么精彩和我也没关系,主要是做好自己,把自己做到最好就行。

回到我们做量化要怎么做?我们更看重的是投资这个事情,因为有风险,我就不做了吗?其实也不可能。只是在这个点上如何通过量化的手段找好风险因子,做好风险控制。

管宇:我觉得贸易战本身是一个外因,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。说到底还是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,有一个很大的债务杠杆。同时在这个债务杠杆积累到这么高程度的时候,突然之间外部因素出现了贸易战,可能会影响整体经济的收益,他就会变成宏观的风险。非常简单,你作为一个企业,慢慢的把你借贷的资金,把杠杆加得很高,突然之间发现定单没有了,明年不挣钱了,挣的钱利息都还不上,自然就变成了风险。

我最关心的倒不是贸易战的进程是怎么样,我关心和关注的是中国的宏观经济,去杠杆的进程会是怎么演变的。去杠杆的过程最大的风险是进入了负反馈的模式,过去这一个月来,国内股票市场的下跌,某种程度上就是负反馈模式的演变,在金融市场上有很多股权质押,因为股票的下跌导致转仓盘的出现,这样就会把市场一直打压住,这是负反馈的模式。这个模式最完美的演绎是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现在只是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这一波的负反馈。前几天有四位领导出来讲话,阶段性的把这个负反馈的势头给扼制住了,但是去杠杆的进程没有完成,还是会接着往下走的,只不过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阶段性的放松一下。但是只要你的杠杆还没有完全的降低到目标水平,未来还会接着往下降。

明年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、值得观察的因素,就是银行原来做的大量的表外,理财的业务某种意义上也是杠杆,很多地方政府的融资是通过理财产品做出来的。我看有一个统计规模,说有三四十万亿的规模,如果资管新规按照原来的规定,所有的表外都要带进表内,可能很大一部分的理财计划是没有办法回到银行表内的。这一部分的资金也要变成去杠杆,明年会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样的冲击?可能是值得观察的。当然我们看到现在有一些新的关于资管新规的细则出来,好像又有了一些放松,但是所有具体的政策归根结底,根据我们的观察,或者是我们过去观察其他经济体去杠杆,你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希望私营的机构出来援助,一般来说效果都不是很大的。因为在去杠杆的过程中,资产价格下跌,很少有以赚钱为目的的私营机构会大量的投入资金,因为他对资产未来的价格没有准确的判断,他承担着非常大的风险。所以真正的去杠杆,或者是大家真正的心安下来,一定是央行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角色,他以某种形式通过扩大货币供应向市场进行变相的助资,只要这个信号一出来,去杠杆可能就达到一定程度了。但是我觉得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出现,没有看到明确的迹象,央行愿意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向市场提供流动资金。

(香港景泰利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管宇)

刚才但总提到了过去两种去杠杆的模式,一种是美国的08年的快速市场化的去杠杆,以空间快速的去杠杆。一个是日本的模式,用非常长的时间缓慢的去杠杆。我个人感觉中国人是相信中庸之道的,会在中间寻找一个中间道路,完全市场化,我们的金融系统承受不了这种风险。漫长的去杠杆,日本社会人均财富,他的中产阶级非常庞大,也就是说他的财富水平是比较平均的,他承担痛苦的水平也是很平均的,所以他能够忍受很长的时间,这个是我们中国不具备的。所以我觉得中国不可能是把去杠杆的时间拖得非常长,去杠杆结束的信号完全没看到。

刘树坤:刚才从大家的观点里面看到几点,一是我们都不悲观;还有一点是我们都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是取决于中国自己。所以虽然说机会往往是属于乐观主义者,我对这个事情是这么理解的。我一般会从趋势、变化跟预期这几个角度来看事情,因为这几个事情组合在一块儿每次都是动态的。国际环境,从趋势的变化来说,贸易摩擦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?

趋势来判断肯定是坏事儿,因为我们在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中突然出现了这个变量,我们原来还是在讲中国制造2025,先进制造,讲要超越美国,这个事情出来肯定使得很多战略部署受到了扰动,所以趋势上肯定不是一个好事儿。

变化来判断,可能短一点的因素,他是在恶化还是变好。刚才但总、吴总都讲到了,尤其是在市场预期已经非常悲观的情况下,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多是积极信号的出现。从预期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很好的。

这一轮大的周期到了什么阶段,刚开始上台的时候都在讲大汉天子,一带一路,后来讲反腐,后来讲和绅,8月份的时候传的是崇祯皇帝,所以预期已经从极端乐观到非常悲观。再到了目前,看到了我们这一届政府改变的能力,或者是应对的能力是很强的。包括当时对私募征税等等,很快就会有纠正,包括社保,包括现在呼声很高的减税。所以说外力从目前来看,从预期的角度来看,的确是可以乐观的,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有可能外力推动着内部发生积极的变化,所以我觉得对中长期可以稍微乐观一些,但是短期内可能风险因素是需要考虑应对的。尤其是我们要考虑短期的问题,中长期反而现在这个时候机会应该是更乐观的。短期一般是三五个月,一两个季度,以月度是短期的。中期是以年的角度,稍微长一点的就是三年、五年,认为是偏长的。但是这个周期没有明确的解释,有的人认为一天就是一个短期,一个星期就是一个中期,一个月就是一个长期,这是没有明确划分的。

从机会角度来说,可能要看一些交易结构的变化了,我倒是觉得现在目前应该是底部附近,至少是已经到了做价值投资人觉得有机会的时间了,所以说应该是已经到了不悲观的时候了。

主持人:未来A股什么时候有行情?现在是不是见底?

吴伟志:见底有政策、市场和经济底三重。政策底我们已经看到了,上周末已经明确的给出了。政策底出来以后毕竟还是有很多投资人的资金处于出清的过程中,所以历史上看市场底会稍微滞后一些。经济底也就是企业盈利的改善,有可能会持续三个月甚至是半年,这是很正常的。但是多数人会是在政策底和市场底之间,会是绝望的阶段。我们觉得如果是一个投资周期,你的资金久期可以在半年、一年以上的,这样的资金,眼下的A股市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。

当然各种资金的属性不一样,如果你是有波动性、净值回撤、止损要求的就另当别论,如果是管理自己的钱,家族的钱,没有杠杆的钱,这个阶段如果你不来,不进,我找不出什么时候比这个时候更好了。今年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叫做“莫在顶风慕名而来,莫在低谷转身而去”,我在资本市场见过很多的赢家和输家,赢或者输都是在起心动念的那一刻。什么时候来市场大概率决定了你的命运,如果是在顶峰的时候,市场上赚钱效应很明显的时候来,熬了两三年,现在亏损了,你大概率会在眼下的低谷转身而去了。如果你是在大家都已经血流成河了,绝望的时候,这个阶段来的钱,这个时候的起心动念,大概率未来能够在顶峰的时候从容的、潇洒的转身而去。所以在这个阶段,从偏中长期的资金来看,会是非常好的。

我们经常提醒自己和团队,有一句话是说“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错失正确”,我们都努力做完美的事情,比如说资金忍着,在最后的两三天ALL in进去,ALL in完之后第二天就开始涨,这是很完美的。做投资25年以来,前10年我一直在追求这个目标,结果发现当我在前十年以这个为目标的时候,投资业绩总不好,投资也很痛苦。后来我们觉得做投资正确比完美重要得多。我前段时间也跟我们五道口的同学搞聚会,他们也问我这个时候能不能买股票?当时是两个月前,我说这个阶段是不是最佳,我不敢保证,但是你可以分成三到五笔,一个月往里面打一笔,打完就不理了,这个底大概是在这个射程范围内全覆盖了。至于说这个政策底是不是最低点,很多人说一定会有市场底,我觉得未必。大家回忆一下2016年的政策底和市场底就是重合的,2008年的市场底和政策底是有时间差的。如果没有国家队,没有政府在里面,我大概率认为市场底还会推一推,有了这些因素之后,政策底和市场底是不是会重合?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。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不会追求完美,在这个阶段就要守住底仓,胆大的,承受能力强的就可以加快一点。忍受能力弱的,就可以把剩下的一部分子弹放后一点。

市场上3000多家公司中有两类公司是没有顾虑的,一类是优质的成长性好的公司,这一类公司我们会主动开始买;另外一类是优质的白马型的公司,这类公司的表现往往会跟市场整体的beta相关,这一类可以稍微放慢一点。所以这两类公司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。大家如果实在选不到股,建议大家也不要选股,买ETF就好了,大概率比你听朋友介绍,自己从十只股票中选出5只,5只股票中选出2只下手会更好。

林波峰:说到市场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。最近香港的高铁已经开通了,管理的混乱程度确实是超出了想象。我大概是两周前第一次在香港乘高铁回深圳,因为拿票的过程花费的时间比较长,我相信很多旅客当时也没有预计那么长的时间,所以大家都很匆忙,我看到一路狂奔的不少。因为我当时的时间比较充裕,所以我有时间观察和思考,我看到其实跟我同一班列车的人还是有很足够的时间的,但是因为当时整个车站充满了奔跑的人,所以看到连我那班车的人走路速度都是小跑的。我一开始觉得我的时间挺宽裕的,我还想去免税店看看茅台,后来想想算了,大家都跑,我也跑吧。我也就跟着快速的通关,等我到了列车的边上,一看还有10分钟。其实高铁的出发是很准时的,那个时候其实已经不用再担心错过列车了,不过我身边的很多人依然没有停下狂奔的脚步,还是拼命的往自己的车箱跑,有些都跑得差点要吐了。

这个现象是人性,当市场充满着恐慌的时候,很难有人可以独立出来去思考。如果大家问A市场什么时候见底,可能你们把自己的内心想清楚,你们可以观察一下,最后一个卖家出现完了,剩下的就是底。那如何能知道最后一个卖家出现了呢,比如在聚会的时候,你说自己是做股票的,所有人都走开了,没人理你。

管宇:我个人觉得应该没有到底部,这是第一个看法。第二个判断是到不到底部,应该也离底部不远了。这两句话要怎么理解?刚才有一个PPT说我们现在是16倍的PE,历史上最低的大概是12倍,关键是这里有一个问题,就是你对未来的判断,你在16倍的PE这个节点上,对未来的判断还是不是上一次你在12倍PE的时候对未来的判断?决定股票估值有几个因素:

第一个是对这个公司或者是这个经济体中长期的增长是怎么判断的,而且这个底部是所有的股票参与者的预期造成的。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个底部最大的影响;

第二个是对于未来的预期判断,这个预期会不会出现变化,或者是出现好的变化,或者是坏的变化。我刚才提到的,我认为去杠杆这个过程还没有完成,可能未来还会有一波实体经济的去杠杆,他到底有多大的影响?我觉得在这个时点上,我无法判断。所以我觉得,可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。

你说再糟糕的情况,也不会变成俄罗斯。俄罗斯到8倍就差不多见底了,所以说应该离底部不远了,我只能这么判断,没有其他判断。这个底部都是你用倒后镜来看的。在过程中没有人能预计到底部,都是回过头看发现那是底部。但是我觉得现在应该更重要的问一个问题,假如说到底了,我说中国很难出现像美国的市场化的去杠杆,一刀切下去市场完全出清,就回来。因为我们的经济体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风险,我们没有那么市场化。所以他一个是缓慢出清的过程,这个底部到了是一定能够看到的,所以你现在考虑的应该是假如说底部到了,第一个你有没有钱买?另外一个,你准备买什么?可能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这个问题。

假如说底部到了,我们对于消费这一块还是非常关注的,像大众消费品,包括广义的医药。过去日本20多年的经济停滞增长时期,即使在这个时期里日本也走出了优衣库这一类的消费品大牛,所以说如果中国有这么大的体量的消费人口,在这里出一两个,或者是某些细分行业的龙头,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。如果他的商业模式比较稳定,竞争格局也是比较好的,是非常值得长期持有的。但是,消费市场不是人口大就一定有市场的,印度的人口也很大,如果人均一天挣一美金,连清洁的水都没有的话,谈何消费?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经济要能够回复到正常轨道,另外是财富分配的模式还是要培育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。如果完全是金字塔型的,对于消费市场还是会有负面影响。

刘树坤:对于做投资时间比较长的人来说,对于什么时候是底部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。我们不会做具体的判断,因为我们知道大概率是错的,我们只做一个概率的事情。比如说我现在是底部区间,就意味着现在的机会是大于风险的。至于具体怎么操作,要根据你的产品特性,根据个人的资金流动情况做判断。反正我是倾向于在附近,但是具体现在是底?还是下个季度是底?我自己认为是没有能力做这个准确判断的。

(南方基金权益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刘树坤)

心态上,战略上看多;战术上可能会稍微接受,放慢一点,这是对于一个大趋势面前,应该说相对来说是犯错误的概率比较小,或者是代价比较小的,哪怕是再跌一个季度,我们要考虑能不能生存下去。

黄国柱:你说底部也行,高位也行,量化最重要还是看重风险的控制,就是怎么样用一些金融科技的手段,找一些风险控制的因子,最终还是看对风险的控制。我们经常说留得青山在,哪怕没柴烧。

至于控制风险,肯定是用大数据的分析,通过过往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,从里面找出一些事件的关联性,在这个点上,曾经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情,大概率发生过什么事情,我们也只能通过这些控制整个投资的阶段性回撤,这样去达到预期的收益。这个时候我们会通过一些期权、期货做投资组合,去达到相对稳定,但是又不会很高的收益。我们只能讲原来整个市场的交易量太小了,我们的机会就比较少。

主持人:从基本面的角度看,经济最不好的时候,公司盈利还很好,这样的公司是不是肯定要投?

林波峰:我们做投资分析一定要用十年的维度去看,少于十年是不够的。所以我再分析,接下来的十年,我们国家的出路在哪里?假如说现在这样的世界格局,我们是出口、投资和消费三架马车。

第一是出口方面,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是第二到第五加起来的总和了,所以中国如果再把制造业往上做,或者是再把出口往上加的话,我们是不会有朋友的。特朗普就联合北美、澳洲、欧洲、日本,如果中国还是原来的模式,是不可能的。就是说我们最后就变成了一个人跟一帮人打架,我们是死定的。所以说出口和制造,在中国已经到了天花板。

第二个是基建,增速会维持在第一单位数的增速。在场的都是做投资的,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,这里我就不展开讲。

剩下的是消费,为什么?我觉得中国不得不为之的一个出路,也就是哪一天当中国能取代美国,我们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的时候,我们的朋友就多了,我们满世界都是朋友。为什么?因为人性就是追求利益的。为什么美国能成为老大?因为他的钱多,消费大,他印美钞就能买全世界的产品。所以我觉得中国接下来的转型一定是往消费,大家看到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,包括减税,甚至是包括医疗的一些非常强力的措施,去降低医疗的费用,还是要释放居民的可消费金额,要让我们的消费起来。

需要提醒的是,大家投消费一定要小心进口替代,进口替代是进口品替代中国产的消费品,因为进口的商品的质量和品牌真的做得很好。所以下周的上海进口博览会,做投资的朋友一定要去看一看,你们一定会收获不少的。

阅读原文,观看精彩回放

此文由 探探在线-社会化媒体资讯 编辑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本文地址:http://www.tdzyy.com/zixun/11115.html

()
分享到:

相关推荐

评论 暂无评论